一、公司欠薪被迫离职没签合同
公司欠薪且未签订合同,劳动者被迫离职时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关于欠薪问题,可通过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及欠薪事实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同事证言等。然后,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公司支付所欠工资,并可主张一定比例的赔偿金。
其次,未签合同方面,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最多支付十一个月。
再者,被迫离职可认定为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应积极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及时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能获得应得的工资、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及相应经济补偿。
二、hr怎么发现离职证明造假
HR可通过多种方式发现离职证明造假。首先,可与原用人单位进行核实,通过电话、邮件或公函等正规途径,询问员工的离职时间、职位、工作表现等情况,原单位通常能提供准确信息。其次,仔细审查离职证明的格式、印章、字体等细节。正规的离职证明会有清晰的公司印章、规范的格式和准确的内容表述,若存在印章模糊、格式不规范、内容错误等,可能存在造假嫌疑。再者,查看社保记录等相关材料。社保缴纳记录能反映员工真实的离职时间,与离职证明上的信息相互印证。还可借助第三方背景调查机构,他们有专业的调查流程和渠道,能更全面准确地核实离职证明的真实性。此外,观察员工的言行举止,若对离职证明相关问题闪烁其词、回答含糊不清,也需进一步调查核实。一旦发现离职证明造假,企业有权解除与该员工的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三、非本人自愿离职证明怎么开
非本人自愿离职证明的开具需遵循一定规范。首先,要明确是因何种非本人自愿的原因离职,比如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法定情形导致劳动者离职。
然后,劳动者应与原用人单位沟通,说明情况并要求其开具非本人自愿离职证明。该证明需包含劳动者姓名、身份证号、入职日期、离职日期、离职原因(注明非本人自愿)等关键信息,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若用人单位拒绝开具,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权。在仲裁过程中,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非本人自愿离职的事实,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纳记录、工作邮件、聊天记录等能体现用人单位过错的材料。仲裁机构或法院经审理认定情况属实后,可要求用人单位依法开具非本人自愿离职证明。
开具非本人自愿离职证明对于劳动者后续求职、领取失业救济金等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务必按照法定程序妥善处理。
以上是关于公司欠薪被迫离职没签合同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