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证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保证合同成立需满足以下必要条件:
(一)当事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保证人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能够独立承担保证责任。若保证人不具备相应能力,保证合同可能无效。
(二)意思表示真实。保证人与债权人就保证事宜达成的合意,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
(三)有明确的保证意思。保证人需明确表示愿意为债务人的债务提供保证担保,保证的意思应当清晰、确定,不能含糊不清或存在歧义。
(四)主债务有效存在。保证合同是从合同,具有从属性,其成立以主债务的有效存在为前提。若主债务不存在或无效,保证合同通常也难以成立。
(五)符合法定形式。虽然保证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等,但法律规定某些情况下需采用特定形式的,应满足相应要求,一般以书面形式更为妥当,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二、可以主张保证合同中侵权责任吗
在保证合同中,一般不能主张侵权责任,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一)保证合同的性质决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由保证人向债权人承诺,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合同,其核心是围绕着债权债务关系展开,旨在确保主合同债务的履行,并非针对侵权行为设定。
(二)从责任承担依据看。保证责任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以及法律关于保证的相关规定产生,保证人承担责任的前提通常是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等约定情形,而侵权责任是因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侵权行为,二者的责任构成要件和承担依据有明显区别。
(三)责任范围不同。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主要是对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进行填补,而保证责任的范围通常以主合同债务为限。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能在保证合同中主张侵权责任。
三、口头保证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口头保证合同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
从法律规定来看,保证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这就为口头保证合同的效力留下了空间。
一方面,若要使口头保证合同有效,需满足以下条件:(一)保证人有明确的保证意思表示,即清晰表明愿意为债务人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二)保证的内容具体确定,包括保证的范围、保证的期限等关键要素能够明确;(三)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另一方面,口头保证合同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其缺乏书面的记载,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难以举证证明保证合同的存在及具体内容。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主张保证合同成立的一方若无法提供充分证据,可能面临不利的法律后果。
总之,口头保证合同并非当然无效,但在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以上是关于保证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