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警为晕倒乘客做心肺复苏抢救。 郑州铁路公安处供图
中新网郑州5月10日电 5月9日,一名旅客在G507次列车上突然晕倒,随后乘警、乘务人员、热心乘客在列车接力抢救,高铁提早8分钟进站,演出事实版“生死时速”。
列车上乘客突然晕倒热心人士自告奋勇
“警长警长!6车厢有位旅客晕倒了!你们快去看看吧!”
5月9日11时29分,G507次列车刚从信阳东站登程,值乘此次列车的郑州乘警支队乘务九大队民警荆媛和辅警张天萌便接到了列车乘务员的通报,称6车厢一名男性旅客突然晕倒在地,荆媛和张天萌接报后迅速赶往事发车厢。
抵达6车厢后,现场的画面令人揪心,一名五十多岁的女子躺在车厢走廊地板上,口吐白沫、面色发青。荆媛见状立刻上台,俯身蹲下检查女子状况,并大声呼叫该女子,但是该女子没有任何反响。
此时,列车乘务员曾经经过列车广播寻觅医生。大概一分钟后,一名男士赶到现场,他是武汉同济医院麻醉医师姚文龙。随后一名女士也抵达现场,她是信阳市核心医院的一名护士。
姚文龙细心检查,发现该女子面色紫绀,曾经没有了呼吸,颈动脉搏动也没有,判别病人心跳中止了,需立刻启动心肺复苏救治。他也征询了女护士、列车员,有没有注射药品等医疗设施,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只能徒手启动胸外按压抢救。
姚文龙(两边戴眼镜男士)与乘警一起将晕倒乘客送上救护车才离去。 郑州铁路公安处供图
生死关头乘客接力抢救患者
状况紧急,姚文龙和女护士迅速对昏厥乘客展开心肺复苏救治。因心肺复苏按压的频率到达每分钟100-120次能力有效,两人体力消耗极大。
乘警荆媛见状,向姚医生放开接力为患病乘客做心肺复苏。随后,两名热心的男乘客参与到抢救队伍,在姚医生和女护士的指点下接力为昏厥乘客做心肺复苏。
与此同时,列车长经过紧急咨询调度后通知大家,列车须要抵达汉口站才具有120急救条件,这象征着在接上去的40多分钟内,胸外按压不能停,必定分秒必争。
于是,在姚文龙医生的指点下,在场的护士、乘警、热心乘客、乘务人员散布在昏厥乘客身材两侧,两分钟轮换一次性为其做心肺复苏,开启一场生命接力,与死神赛跑。
有人交流,姚文龙抽出身观察病人的状况。经过用手电筒观察病人的瞳孔,他留意到昏厥乘客原本开局散大的瞳孔开局变小,甚至凑近常人,也开局有了强劲的呼吸,这象征着心肺复苏有效。
“我立马通知大家有成果了,大家保持住,必定不要丢弃。”姚文龙回想,在过后这是一个十分鼓舞人心的信息,让困乏的施救者们有了保持不丢弃的能源。
令人感动的是,车厢内其余乘客也全力配合抢救,遵守要求不拍摄,不汇集围观,并为施救者们扇扇子降温、提供饮用水、纸巾、湿巾等东西,配合乘警寻觅病人的家眷。
介入接济的姚文龙医生和陈姓护士互送晕倒乘客上救护车。 郑州铁路公安供图
与死神赛跑列车提早8分钟进站
乘警荆媛和张天萌经过征询周边旅客,了解到该名旅客独自一人从信阳东站上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后,便预备将随身携带的背包搁置在头顶上面的行李架上,谁知该旅客刚将行李举起便突然晕倒在地。
荆媛随即关上该旅客的背包,检查有无病历、急救药等东西,并经过旅客手机咨询上了他的弟弟和侄子,通报了该旅客目前状况并请他们尽快赶往武汉。
为让患病乘客尽快获取进一步救治,经与铁路调度部门协调商议,原本应于12时20分抵达汉口的G507次列车,提早8分钟进站。
12时10分,距离抵达汉口站还有2分钟,乘警组织同车其余乘客临时坐在座位期待,确保急救担架后行上车,以便及时将患病乘客送上急救车。
12时12分,列车抵达汉口站,车门关上,早已期待在汉口站的医护人员火速携带急救担架上车,姚文龙、女护士以及乘警将患病乘客送上急救车上才退出。
悄悄离去仍牵挂患者病情
5月9日晚间,记者经过电话咨询上姚文龙得悉,他是一名麻醉医生,此行是从郑州东站上车返回武汉。
姚文龙坦言,从业12年,在手术室介入过有数次抢救,但第一次性在列车上遇到如此弛缓的局面,他很担忧患者后续的状况。
“这次大家是真的集思广益,拼尽全力抢救,在没有医疗设施辅佐的状况下能帮病人保持四十多分钟,撑到救护车来到,我团体对这次列车抢救的成果是很满意的。”姚文龙说,感谢每一个在现场抢救生命的人。
但姚文龙也有遗憾:“列车上的急救设施太匮乏了,假设有AED(智能体外除颤仪),能观察到患者的心率、配合心肺复苏为患者除颤,或者抢救的成果会好一些。”
而在电话咨询上介入急救的女护士时,她的第一反响是问记者:“那名患者的状况怎样样了?”并执意不泄漏自己的名字。她通知记者,生死关头救治患者是她的职业使命。
记者只获知她姓陈,是信阳市核心医院外科护士,上班12年也是第一次性在医院之外遇到如此紧急的状况。“这齐全是资讯里的事,没想到会出当初自己身边,但是既然遇上了,作为医务人员都会尽自己所能救治。”陈护士也吩咐记者,假设知道患者的后续状况,必定要通知她。
遗憾的是,由于太过匆忙,乘警并没有留下其余介入列车抢救的热心乘客的姓名和咨询模式。
教训了这场惊心动魄、条件十分艰辛的列车急救,姚医生和陈护士也呐喊,宿愿更多人了解徒手心肺复苏的常识,宿愿包含AED在内的急救设施能在群众场所有更宽泛的笼罩,“兴许就能够救一团体的生命”。(记者 韩章云)
常识多一点: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超越54万,大多是由于不能获取及时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出现4分钟后会形成无法逆的脑挫伤,而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术和经常使用智能体外除颤仪(AED)启动救治,能大大参与患者存活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