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正后才签合同合法吗
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及时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等到转正之后。
具体来看,这种不合法的行为可能带来以下后果:(一)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二)若超过一年仍未签订劳动合同,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实际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遇到此类问题,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转正不满6个月劝退怎么谈赔偿
若转正不满6个月被劝退,需先明确劝退原因,再据此确定赔偿事宜:
- 若是员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法定过错情形,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若用人单位以其他非法定理由劝退员工,则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根据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而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二倍,所以转正不满6个月被违法劝退,用人单位应支付1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工资标准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在与用人单位谈赔偿时,可先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明确指出相关法律规定及自身权益,要求其依法支付赔偿金。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正式工和转正有什么区别
正式工和转正存在以下区别:
(一)概念不同。正式工通常是指与用人单位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确立了稳定劳动关系的员工,其工作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享有用人单位提供的较为全面的劳动待遇。而转正则是针对试用期员工而言的一个程序,标志着员工经过试用期的考核,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从而从试用期状态转变为正式员工状态。
(二)时间节点不同。正式工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开始就处于正式的工作状态。而转正有一个前提的试用期,一般在试用期结束,经考核合格后才会转正,试用期的时长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等因素有所不同。
(三)待遇可能存在差异。正式工从入职起就按正式员工标准享受相应待遇,如工资、福利、保险等。试用期员工在转正前,工资等待遇可能会低于正式工,转正后才享受与正式工相同或相应调整后的待遇。
以上是关于转正后才签合同合法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