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买卖合同成立后如何解除
买卖合同成立后,可通过以下方式解除:
一是协商解除。买卖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只要双方就解除合同达成合意,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可解除。
二是约定解除。若买卖合同中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该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比如约定若一方逾期付款超过一定期限,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当出现此情形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即可行使权利。
三是法定解除。在符合法定情形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例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等。
当事人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二、买卖合同成立和生效区别
买卖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存在以下区别:
(一)概念内涵
1. 成立是指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比如买卖双方就货物的名称、数量、价格等主要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即成立。它主要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是一种事实判断。
2. 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等法律后果,这是一种法律价值判断。
(二)构成要件
1. 合同成立要件相对宽松,一般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就成立。例如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达成一致。
2. 合同生效除了合同成立这个前提外,还可能需要满足其他法定条件。比如对于某些特殊的买卖合同,可能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同时,当事人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等。
(三)时间差异
1. 合同成立时间通常是当事人达成合意之时。
2. 合同生效时间可能与成立时间一致,也可能晚于成立时间,如附生效条件或附生效期限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或期限届至时才生效。
三、买卖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区别在哪
买卖合同成立与生效存在以下区别:
(一)概念不同。合同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宣告成立。而合同生效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受法律保护。
(二)构成要件不同。合同成立的要件主要包括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当事人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生效的要件除了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外,还要求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
(三)法律后果不同。合同成立后,当事人之间虽达成合意,但合同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若合同不生效,当事人可能不受合同约束。而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若一方违约,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四)时间点可能不同。合同成立一般自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或按指印时成立,但合同生效可能附条件或附期限,在条件成就或期限届至时才生效。
以上是关于买卖合同成立后如何解除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